分類: 居家實用
精油外用的安全性議題
今天來聊聊比較嚴肅的話題,關於精油的外用安全性~
雖然已經是老生常談,但還是有許多新朋友對於精油並不熟悉,所以還是需要分享一下🌼
精油如果作為一種工具使用,其實會比食物和草藥更需要嚴格的監督和執行,因為精油是植物萃取物而不是完整的植物成品!! 如果沒經過挑選、準備和監督,即便再天然還是要謹慎使用。芳香療法中最常使用的精油吸收途徑是經皮吸收,透過外用的方式使用於臉部或身體肌膚上,專業的芳療師會因為個案的不同,選擇適當的精油、適當的稀釋濃度和適當的頻率使用在適合的部位,多方考量的設計下,基本上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如果沒有謹慎考量下,精油的使用上容易造成一些問題。
1. 皮膚刺激性
皮膚刺激性也有分不同等級,即使是氣味好聞似乎沒有攻擊力的柑橘類、枝葉類精油,也是可能會有皮膚刺激性,因這些精油的單萜烯成分較高,隨著時間過去後可能會慢慢氧化,這些氧化後的延伸物是造成皮膚刺激性的原因。
所以柑橘類和枝葉類精油建議開封後盡快使用完畢。
再來中度皮膚刺激性精油就要使用更低的濃度比例,建議低於2%,例如檸檬香茅、檸檬尤加利、山雞椒等醛類精油,可以從低劑量開始使用。而皮膚刺激性較高的基本上是酚類精油,肉桂(葉/皮)、丁香、野馬鬱蘭(牛至)、百里酚百里香等
基本上使用濃度要低於0.5%,肉桂皮可低於0.1%,一旦接觸超過了皮膚能負荷的劑量,刺激反應很快會在使用部位出現,皮膚敏感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精油刺激性。
2. 皮膚過敏性
敏感性肌膚的人可能會因為使用到某些成分而產生立即性的接觸性皮膚炎,身體開始釋放組織胺出現紅癢的疹子,這樣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出現在第一次使用或是長期重複使用出現的累積狀態,基本上停止使用就會慢慢復原。
3. 光敏性
光敏感可能屬於光過敏或是光毒性,因光毒性而出現的異常皮膚反應,通常來自含有『呋喃香豆素』成分的精油,常見的是佛手柑、萊姆、芹菜籽、歐白芷根等精油,市售可買到不含呋喃香豆素的FCF佛手柑,但味道就不如完整的佛手柑有層次
可依照需求進行選購。
其實在避免皮膚刺激性精油的選擇上還有許多眉角,如您是新手建議諮詢專業芳療師進行詢問喔 ε(*´・∀・`)з゙
外用精油上都有這麼多的考量了,那怎麼還會有人覺得精油可以吃呢???
如果您是芳療專家或是法國藥劑師就另當別論,因為這些人知道如何安全的口服精油
但直銷是商人不是專家,請勿聽信而隨意口服精油!
希望這篇內容讓您對於精油的使用安全有更深刻的印象,真心期望每個人都能芳療越玩越健康!!
撰文者:芳療師 Ginia
胡蘿蔔籽-美容養肝重點精油
今天要介紹的植物,是每個人一定都吃過的根莖蔬菜
不管是美味的咖哩、香噴噴燉肉還是常見的台式料理
除了煮熟甚至也能生吃!可以當主角也能用配色繽紛料理
猜到了嗎??
沒錯 就是紅蘿蔔!!
為什麼芳軒要介紹紅蘿蔔呢?
其實是因為芳香療法中有一款精油就來自於食用胡蘿蔔(Daucus carota subsp. sativus)的近親-胡蘿蔔籽
能夠萃取精油的是野生種的胡蘿蔔,在種子乾燥後蒐集起來蒸餾萃取
原生在歐亞地區,並不同於現在食用的胡蘿蔔,根莖的部分非常瘦小
胡蘿蔔籽 Carrot Seed
學名:Daucus carota
科屬:繖形科胡蘿蔔屬
主要產地:法國、摩洛哥、匈牙利、印度
萃取部位:種子
萃取方式:蒸餾
化學分子:胡蘿蔔醇、α-蒎烯、β-甜沒藥烯
胡蘿蔔籽精油的流動性有些許黏稠,味道可能一瞬間會讓人記憶深刻
胡蘿蔔醇含量高的精油會有明顯的胡蘿蔔味,一種大地的泥土的香氣
更用力聞還可以感受到甜甜的氣味,是一款屬於倍半萜醇類相當溫和的精油
在美容方面有很卓越的功效,能協助調整皮膚細胞代謝作用
是一款非常值得嘗試的精油,唯一缺點就是味道稍重,必須調整配方中的用量
自古以來也是養肝利膽的常用材料,是屬於溫和的養肝類型精油
常常外食或是常飲酒的人,容易給肝臟造成各種負擔
其實目前大環境的關係,我們還是在無形中讓肝臟負擔很重,即使沒有常喝酒或亂吃東西,還是要好好保養身體
胡蘿蔔籽精油就是很棒的選擇!
慢性病患者低劑量使用也不會有安全上的問題,只是要注意調香比例可能會有胡蘿蔔味過重的問題喔 (´∀`)
祝福每個人都能因芳香植物而受惠🌷
撰文者:芳療師 Ginia
圖片來源:
https://tuinkabouterchrisje.com/en-de/products/daucus-carot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ucus_carota
花朵充滿魅力的香桃木家族
Flower
拍攝者:Jonathan Billinger
覺得在過完年第一個想到的花朵意象,就是桃金孃科充滿羽毛魅力的花朵型態
給人一種充滿希望和朝陽的感受,所以今天想來介紹香桃木!
網路上有些人直接叫他桃金孃,似乎用來代表了整個桃金孃科
原生在南歐和地中海一帶,植物相當耐熱耐鹽和耐酸,所以在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到香桃木的分布
生長於海拔50-900米的地區,常見於丘陵坡地,台灣也能見到香桃木的芳蹤
而芳香療法上會使用到的香桃木精油,常見的區域是來自北非和地中海區
CT類型也會另外常見兩種派系,會稱作綠香桃木或紅香桃木
香桃木
學名:Myrtus communis
科屬:桃金孃科香桃木屬
萃取:葉片/蒸餾
主要分子:1,8-桉油醇、α-松油萜、α-萜品醇
產地:摩洛哥、克羅埃西亞
功效:呼吸道抗感染、強化毛髮與肌膚
曾經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支精油,很舒服的涼爽氣息但又帶有一絲甜香
即使沒有要使用到,單純嗅吸也覺得很舒緩心情
氧化物和單萜烯的比例合適,對於呼吸道有不錯的作用,也適合兒童使用
可以做為睫毛生長油的配方之一,據不少人說是有用的喔!
綠香桃木
學名:Myrtus communis
科屬:桃金孃科香桃木屬
萃取:葉片/蒸餾
主要分子:α-松油萜、1,8-桉油醇、沉香醇
產地:祕魯、科西嘉、突尼西亞
功效:抗風濕、肌肉骨骼問題
個人常見的是來自科西嘉島的綠香桃木,α-松油萜可以來到60%
有著和一般香桃木截然不同的氣息,陽剛的能量滿滿,適合調配筋骨或肌肉痠痛按摩油使用。
紅香桃木
學名:Myrtus communis
科屬:桃金孃科香桃木屬
萃取:葉片/蒸餾
主要分子:1,8-桉油醇、乙酸桃金孃酯、α-松油萜、沉香醇
產地:摩洛哥、葡萄牙、希臘
功效:呼吸道問題、助眠、疏通淋巴
特色是含有25%左右乙酸桃金孃酯,讓香桃木整體的氣味相對柔美
適合用於放鬆情緒和助眠,也有不錯的抗感染功效,當緊張到覺得胃痛,不妨拿出紅香桃木聞一聞吧!
看完是否對於香桃木有更多認識了呢?希望您喜歡此篇文章💗
蓮霧、芭樂是台灣常見的桃金孃科喔,下次在路邊不妨觀察他們的花朵,是不是也一樣充滿睫毛魅力:)
撰文者:芳療師Ginia
你認識Rosemary迷迭香嗎?
迷迭香這個植物不管你是否對芳療有興趣
您一定都聽過這個名字,可能會讓您聯想到的是各種美食
烤雞上撒著香噴噴的迷迭香粉末、新鮮迷迭香烤羊排…
是否彷彿聞到香噴噴的味道呢?
今天要來介紹一下迷迭香這個植物,一般香草和芳療上的迷迭香又有哪裡不同呢?
迷迭香原產於地中海區域,木本多年生香料植物
他們喜歡日照充足、乾燥的土壤和通風良好的地方
台灣許多人都會種植迷迭香,只要放在向陽處很容易爆盆長得非常好
但園藝上分的品種比較是迷迭香的生長狀態,可能比較會開花,例如藍小孩迷迭香
而芳療上比較常使用到的三種迷迭香精油,它們的品種基本上是一樣的喔!
外觀上幾乎沒有差異,只差在生長的高度和環境有些許不同,但植物本身內含的化學分子比例就有明顯的落差
-
第一種是『樟腦迷迭香』
-
學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 (CT Camphor)
-
分子組成:25-30%單萜酮、20-30%氧化物、30-40%單萜烯、8-12%單萜醇
如果在市面上看到標註迷迭香的精油,基本上都是它
帶有迷迭香的氣息,但還有一種熟悉的醒腦氣味-樟腦
很適合用於肌肉骨骼系統上,曾有研究認為多吸聞迷迭香的氣味可增加記憶力。
兒童使用上要注意劑量,蠶豆症也需要多注意。
-
第二種是『桉油醇迷迭香』
-
學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 (CT Cineole)
-
分子組成:10%單萜酮、40-50%氧化物、20-25%單萜烯、5%單萜醇
芳香療法上很常看到這支精油,帶有清涼的氣息,和印象中的迷迭香氣味不太一樣。
最常被用在呼吸道和初期感冒的養護上。
-
第三種是『馬鞭草酮迷迭香』
-
學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 (CT Verbenone)
-
分子組成:15-30%單萜酮、12%酯類、10%氧化物、45-55%單萜烯、15%單萜醇